成都麗雅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都化纖廠,始建于1964年,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區,為了緩解當時紡織原料緊缺的矛盾,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、國家計委批準建設的中國第一批三個樣板化纖廠之一。1993年組建成都華明玻璃紙股份有限公司,1998年與成都化學纖維廠實施整體兼并。2010年,響應省委省政府著力培養大企業大集團號召,四川省國資委將其國有股份無償轉讓給宜賓國資委,宜賓國資委委托絲麗雅集團公司代管。2011年2月更名為成都麗雅纖維股份有限公司。占地320畝,現有在崗員工1300余人,擁有各類科技技術人員300余人。
公司是中國西部地區集纖維素纖維、纖維素膜兩大產品產銷一體的大型企業,是粘膠纖維發展壯大、人才培養和技術進步的奠基企業。具有年產纖維素纖維100000噸、纖維素膜3500噸的綜合能力,年產值15億元,經過十二五期間的創新變革發展,建成了一條先進的粘膠纖維生產線,公司產能增長122%,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45%,產品差別化率70%,綜合能耗下降45%,廢堿、廢水、廢氣得到了深度回收及循環利用。與四川大學、西南交通大學、天津工業大學、南京林業大學等保持了緊密的產學研聯盟關系,開發了殼聚糖抗菌蛋白纖維、蠶蛹蛋白纖維、有色纖維、羊毛蛋白纖維、復合竹漿纖維、食品玻璃紙等系列新品種。
公司擁有專利技術130件,科技成果鑒定5項,承擔國家項目6項,省級科技計劃4項,產業化項目5項,獲得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8項。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、國家工業信息化運行形勢樣板企業、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(青白江)、國家十一五節能先進企業、四川省創新型試點企業、四川省知識產權試點企業、成都市重點新材料企業、成都市優勢培育企業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公司以《中國制造2025》和“互聯網+”等國家戰略為指導,主動應對化纖工業發展新常態,以滿足需求、創造需求、引領需求為出發點;以清潔為導向,以科技為手段,以創新為基礎,圍繞主業,在行業升級和區域規劃為背景下、探索向高端制造和生產服務業轉型升級,用5年左右的時間再造一個256模式的新“麗雅”:兩大方向——高端制造升級、生產服務轉型;五個行業——圍繞主業細分5個行業——研發中心、高端制造、下游紡織、服務行業、物流;六項能力——培育人才、研發、生產、生產服務、聯盟、物流能力。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,提升科技實力和品牌實力,著重從生物基纖維材料研究、高強抗菌膜材料研究、隔熱保鮮復合包裝膜材料研究、綠色環保溶劑紡絲工藝研究、低碳環保、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索等方面開展創新工作。到 2020年,預計工業總產值達到30億元,稅收1億元,解決就業2000人。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,專利申請總量達到240件,其中發明專利占總量的40%。
未來,公司將進一步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及技術轉化力度,充分利用強大的科技人才隊伍和高科技項目的投入,全力打造生物基纖維和高新材料的龍頭企業。